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4563
詢價必答
姓名:
性別: 男.
電話:
手機:
股票名稱:
詢價 (買):
詢價 (賣):
張數:
認證:
8099
以手機號碼自動登入:

0800-222-895

0910-317-360

02-8522-3336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公司基本資料 > 聯博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 個股新聞
個股新聞
公司全名
聯博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個股新聞
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
1 聯博投信 開啟台灣收益投資的黃金年代 摘錄工商A 12 2025-04-28
  翁振國回憶起25年前從香港初來乍到的時光,當時台灣的投資市場 正處於全民瘋狂炒股的熱潮中。然而,他從台灣人的一個習慣中發現 了另一條投資的賽道。

  在1990年代,台灣的超額儲蓄率約為3%,但到了2000年代,這一 數字迅速增長至超過7%。翁振國判斷,這背後反映了台灣投資人對 適合長期投資的新產品的渴望,而聯博集團擅長的各類收益投資策略 正好能滿足這一需求。因此,他選擇引進當時較為罕見的債券型基金 ,並推出月配息級別,開啟了台灣的收益投資時代。

  翁振國認為在各種收益投資策略中,非投資等級債券(即以前的高 收益債券)具有與股市競爭的報酬潛力,同時保有債券的本質,是一 個既符合投資需求又不會讓投資人感到陌生的投資標的。聯博的非投 資等級債券基金是透過聯博集團債券投資團隊通過主動式管理,挖掘 不同券種的收益來源,如非投資等級債券、新興市場債券、證券化資 產等,並靈活調整配置以平衡收益與風險,在市場中具有獨特性。藉 此,他開始推廣收益投資的觀念,幫助投資人解決短進短出、隨市場 波動的痛點。

  時至今日,聯博投信旗下不僅提供非投資等級債券和美國收益等債 券型產品,還不斷開發多元資產型、股票型等不同資產類別的收益型 產品。這些產品以期透過時間累積收益,滿足投資人對現金流的需求 ,並逐漸培養長期投資的習慣。

  「收益投資就像是一場長跑,在主動式管理的賽道上,選擇適合的 投資策略。」收益投資從過去的低利率時代走到現在,仍在不斷向前 邁進。翁振國說,聯博投信將繼續引進或發行適合長期投資且能因應 時代趨勢的投資解決方案,陪伴台灣投資人開創收益投資的黃金年代 。
2 聯博投信董事長 翁振國以主動力量 實現收益投資理念 摘錄工商A 12 2025-04-28
 聯博在台扎根投資市場25年,旗下境內外基金與全委業務在台資產 規模超過新台幣1.2兆元。一家境外投資公司在台灣投資市場能有此 傲人成績,歸功於聯博投信董事長翁振國所帶領團隊堅守的投資策略 與市場判斷。

  翁振國指出,聯博的投資策略始終圍繞著一個主軸,就是為投資人 創造收益。

  「為投資人創造收益」,聽來簡單,做起來卻極其不易。聯博從早 期投資人較為陌生的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著手,篳路藍縷打開市場對 收益型產品的接受度;接著,又透過美國成長型基金與多元資產基金 擴展版圖,近來進一步提出「總報酬月配」的理念;今年更也將跨出 新步伐,進軍主動式ETF,並結合長期以來累積的研究實力與操盤經 驗,為標準化的ETF市場注入更多「主動」的新能量。

  台灣ETF市場在近五年間呈現爆發式成長,年複合成長率達約4成, 位居全球ETF規模增速最快的市場,其中,台灣的債券型ETF規模更高 居亞洲第一。翁振國觀察,ETF投資商品受到青睞,顯示台灣投資人 對收益投資的需求殷切。

  ■領軍搶攻主動式ETF市場 台灣成聯博集團亞洲首站

  早在2019年,聯博開始研究ETF市場,但當時選擇了按兵不動。翁 振國說:「當時ETF熱賣的主力是台股被動式產品,和我們的產品定 位與客群不完全契合。」當外界熱議ETF,聯博則繼續深耕最擅長的 主動式債券產品。

  到了2023年底,翁振國主動找上總部:「時機到了。」他說。隨著 投資人對收益穩定的關注提高,ETF也從短線交易工具,轉向長期資 產配置的角色。這一變化,正好落在聯博的專業領域。隨著債券型E TF開始受市場青睞,主管機關也研擬開放主動式ETF,他知道這是聯 博切入的最佳時機。

  在聯博全球20多個市場據點當中,台灣是美國總部之外、第一個獲 得發行主動式ETF授權的亞洲市場。即使韓國、日本等地爭取多年, 最後總部仍選擇台灣,不僅只是市場考量,更是相信翁振國與團隊對 台灣市場的判斷與對台灣投資人的了解。

  ■不追求潮流而是創造潮流 補足投資人投資版塊

  這樣的前瞻與判斷力,來自翁振國與團隊對市場的深度理解與長年 累積的信任基礎。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為了解決投資人的真實 需求,適時給出最適合的解決方案。當然,翁振國也不諱言,從決定 涉足ETF的那一刻起,壓力就沒少過。包括來自市場的期待、外界對 時機的質疑、甚至是內部的討論與調整。他說:「我們曾經想過推各 種不同的主動式ETF主題,台股、美股、美債等等。後來評估再三, 決定推出投資人真正需要的產品。」市場從來不缺乏「跟風者」,但 能主導節奏的,永遠是那些看得遠、敢超前的人。

  對翁振國來說,每一檔產品,都是替投資人拼出一塊完整投資圖像 的拼圖。主動式ETF與共同基金是互補的產品,讓投資人能以主動策 略掌握收益,提升整體資產配置效率、提供更多彈性。

  翁振國的遠見與策略,讓聯博投信連續15年在《亞洲資產管理雜誌 》橫掃多項大獎,囊括台灣最佳債券管理公司、最佳數位行銷資產管 理公司、最佳境外基金公司、最佳零售基金公司、最佳金融創新資產 管理公司與年度最佳CEO等殊榮。

  翁振國篤定表示,聯博不只看現在,而是要在五年、十年後,仍然 站在市場的前端。這句話背後,是十五年來持續得獎的紀錄,是對收 益不變的堅持,更是對投資人負責到底的信念。
3 想賣美股創高 法人:後市仍樂觀 摘錄工商C2版 2025-04-21
  根據美國銀行(BofA)最新調查,想減碼美股的比例創新高紀錄。 但相較散戶對美股悲觀態度,法人仍持樂觀看法認為,美企獲利穩健 ,政策面亦可能釋出利多,有望支撐美股中長線走勢。

  安聯投信指出,儘管當前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正在降溫,但在期中選 舉將至的背景下,政策面可望出現如降息、減稅或放寬監管等刺激措 施,將有助於市場穩定並提升投資氣氛;安聯收益成長型股票基金經 理人謝佳伶表示,短期內市場波動仍難避免,不過不少不確定性已反 映在股價中。隨著政策訊息逐步釐清,市場有望脫離超賣區,重新恢 復穩定。

  群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徐煒庠指出,川普政府於4月2日 對等關稅公布,隨後又宣布給予90天的緩衝期,而面對經濟前景的不 確定性,也讓消費者及企業活動信心出現鬆動,從而影響風險情緒, 進一步縮限近期美股表現。後續來看,若各國經過談判得以降低關稅 ,或因民意壓力而順勢調整,事件發展保有轉圜餘地,短線上仍保持 觀望,靜待關稅利空鈍化。當前景氣與企業獲利調整的階段,資金預 料將流向受關稅影響較小的內需型產業。防禦性類股如核心消費、數 位媒體與醫療保健等,短期表現值得留意,可依據企業財報與財測動 向調整投資布局。

  聯博投信股票資深策略師蘇智蘋認為,美國企業獲利韌性仍強,建 議投資人可在波動趨緩後採用品質選股策略,如低波動或高品質成長 型股票。受關稅影響較低的內需型產業如金融與服務業,近期表現將 相對穩健。

  針對人工智慧產業,安聯AI收益成長基金經理人莊凱倫強調,川普 政府強調AI為美國優勢產業,未來有望鬆綁相關監管,營造友善的商 業與資本市場環境,將為AI產業持續注入資金動能,是投資人不容忽 視的潛力領域。
4 主動債券投資巨擘 聯博實至名歸 摘錄經濟A A3 2025-04-17
《亞洲資產管理雜誌》(Asia Asset Management)日前公布「Best of the Best Awards」得獎名單,聯博投信榮獲「台灣最佳債券管理公司」、「台灣最佳數位行銷資產管理公司」等獎項,展現其深耕市場與長期績效的穩健實力。更值得一提的是,聯博已連續15年獲得台灣最佳境外基金公司、最佳零售基金公司、台灣最佳金融創新資產管理公司以及年度最佳CEO等多項殊榮,再次證明聯博主動債券投資巨擘的地位。

儘管近年市場受通膨、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干擾,聯博憑藉穩健的投研基礎與創新實力,在變動的市場中為台灣投資人帶來完整的解決方案。聯博投信董事長翁振國表示:「連續15年獲得亞洲資產管理雜誌的肯定,是對我們全球投研能量與在地化服務融合的最好註解。我們將持續尋找機會,為投資人提供更完善的資產配置建議與長期投資策略。」

聯博擁有逾50年主動債券管理經驗,旗下數檔核心債券產品深受市場肯定。包括成立逾30年的聯博-美國收益基金,為全台規模最大的債券基金,採「槓鈴策略」同時布局投資級與非投資等級債券,並靈活配置美國公債作為風險避險工具,創造收益與波動平衡。

此外,聯博-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亦是台灣境內最大之同類型基金,布局涵蓋美國、歐洲及新興市場共約60個國家、逾1,400檔債券,透過多元與動態配置策略,不僅追求較高收益,也協助投資人分散風險。

聯博的全球債券投資團隊由262名專家組成,結合AI科技與機器學習,提升投資效率。虛擬助理「Abbie」和數位化信用研究資料庫PRISM等工具,導入集團20年以上龐大的數據資料庫,讓聯博在債券配置上始終保持領先。

「人工智慧+投資經驗」的完美結合已成為聯博在國際資產管理舞台上屢屢獲獎的關鍵,不僅有效率的建構投資組合,還可協助偵測人為錯誤、提升投資流程安全,在複雜市場中做出更精準的投資判斷。

今年聯博在2025年台灣理柏基金大獎中亦表現不俗,旗下聯博-國際醫療基金已是連續第二年同時獲得5年期與10年期獎項肯定,展現長期投資實力與持續性的表現。面對全球醫療產業轉型與創新浪潮,該基金緊抓趨勢、精選投資標的,因此能脫穎而出。
5 主動債券巨擘 聯博連15年獲肯定 摘錄工商A 11 2025-04-17

  由《亞洲資產管理雜誌》舉辦的「Best of the Best Awards」日 前重磅揭曉,聯博投信拿下台灣最佳債券管理公司、台灣最佳數位行 銷資產管理公司,展現深耕市場與長期績效的穩健實力。今年更是聯 博投信連續15年分別榮獲台灣最佳境外基金公司、台灣最佳零售基金 公司、台灣最佳金融創新資產管理公司以及年度最佳CEO等多項殊榮 ,證明聯博主動債券投資巨擘的地位。

  儘管近兩年投資市場受通膨與聯準會動向而經歷較大起伏,今年以 來更受政策不確定性與地緣政治影響增添市場脆弱情緒,聯博憑藉穩 健的投研基礎與創新實力,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持續為台灣投資人帶 來完整的解決方案。聯博投信董事長翁振國表示:「連續15年獲得亞 洲資產管理雜誌的肯定,是對我們全球投研能量與在地化服務融合的 最好註解。我們將持續尋找機會,為投資人提供更完善的資產配置建 議與長期投資策略。」

  聯博投信匯集聯博集團逾50年主動債券管理經驗,連續兩年榮膺「 最佳債券管理公司」大獎,再次呼應聯博於債券領域的深厚實力。公 司所代理的兩大明星基金,包括境外的聯博-美國收益基金及聯博-全 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與境內發行的聯博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 ,基金規模數一數二,備受投資人青睞。

  成立超過30年的聯博-美國收益基金為全台最大債券基金(含境內 及境外基金),透過槓鈴策略,靈活配置投資等級債券與非投資等級 債券,以及布局具避險功能的美國公債;配置超過1,000檔多元債券 的方式,創造出兼顧收益和成長與平衡波動的投資組合,有利面對經 濟與市場的波動。

  此外,相較於股市,非投資等級債券波動度較低,聯博全球非投資 等級債券基金為台灣最大之境內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採取動態、多 元類別投資策略,廣納美國、歐洲及新興市場等約60個國家、逾1,4 00檔債券,在追求較高收益與總報酬表現的同時,亦能協助分散風險 。

  軟實力領先 人機協作創造投資新高度

  聯博的全球債券投資團隊由262名專家組成,結合AI科技與機器學 習,打造創新研究與交易平台,提升投資效率。虛擬助理「Abbie」 和數位化信用研究資料庫PRISM等工具,導入集團20年以上龐大的數 據資料庫,讓聯博在債券配置上始終保持領先。

  以結合AI技術,整合研究與交易平台所打造的虛擬助理「Abbie」 為例,協助搜尋與整合海量數據,迅速建立大規模的債券投資部位; 數位化信用研究資料庫 PRISM則運用信用評級和評分系統,讓投資組 合經理人即時掌握新興市場和已開發國家的信用品質與信評變化。另 外,流動性整合與分析工具ALFA高效地發掘買賣債券的交易流動性, 協助經理人快速地獲得理想的交易價格,明確地執行最佳投資策略。

  「人工智慧+投資經驗」完美結合已成為聯博在國際資產管理舞台 上屢屢獲獎的關鍵,不僅有效率的建構投資組合,還可協助偵測人為 錯誤、提升投資流程安全,協助投資團隊化繁為簡,專注於發掘更多 投資機會,在複雜市場中做出更精準的投資判斷。

  立足台灣近25年 與投資人攜手前行

  今年除在亞洲資產管理雜誌奪得佳績,聯博在2025年台灣理柏基金 大獎中亦表現不俗,旗下聯博-國際醫療基金已是連續第二年同時獲 得5年期與10年期獎項肯定,展現長期投資實力與持續性表現。面對 全球醫療產業轉型與創新浪潮,該基金緊抓趨勢、精選投資標的,因 此脫穎而出。

  在台深耕近25年,未來聯博將持續以客戶為核心,強化投資研究、 擴充產品線,並引進更多符合台灣市場需求的多元解決方案,攜手每 一位投資人邁向更富足的未來。
6 去年前十大ETF 總管理費增逾6成 摘錄工商A6版 2025-04-05
  台灣ETF市場在2024年繼續成長,根據碁石智庫統計,截至2024年 12月底,全台ETF規模前十大投信總管理費達145億元,較2023年90億 元,大幅成長增幅逾6成。其中,元大投信、國泰投信與群益投信穩 坐前三大,分別貢獻管理費收入50.8億、23.7億與18.8億元,占比近 65%,呈現高度集中態勢。

  觀察2022至2024年三年間的變化,多數投信的ETF管理費收入呈現 穩定上升趨勢。根據碁石智庫研究部統計,其中元大與群益漲幅最顯 著。元大投信的管理費從2022年的25.8億元,逐年上升至2023年的3 2.9億,2024年更攀升至50.8億元,顯示其ETF產品線擴展與資產規模 持續成長。

  碁石智庫負責人陳如鈊指出,ETF在交易所交易,不需給通路回饋 金,加上規模在2023年後急速成長,對投信營收及獲利貢獻極大。以 0050而言,2024年全年經理費可貢獻新台幣11.7億元,0056則有新台 幣9億元,2檔ETF 一年即貢獻元大投信逾20億元。元大投信在今年元 月24日調降0050管理費及在4月進行1拆五的分割案投票,即期望以更 低的經理費及更親民的價格讓一般民眾更容易上手,以吸引更多資金 投入ETF。

  群益投信的ETF管理費增幅是最亮眼的投信業者之一,在2022年僅 5.7億元,2023年成長至7.3億元,而2024年更達到18.8億元,3年間 成長超過3倍,反映其群益旗下的ETF產品獲得市場青睞。另外數家E TF規模較小的投信,管理費雖略有增長,但ETF管理費收入金額仍低 於1億元,顯示市場仍存在明顯的資源集中現象。

  陳如鈊表示,今年申請募集新基金來看,多以ETF及多重資產為主 。主動式ETF已有聯博,野村,群益、中國信託及統一等多家投信送 件申請,另外在多資產ETF部分,凱基投信也有送件申請。ETF發行投 信也由去年的16家增加到目前的20家,產品也更多元化,讓投資人有 更多不同選擇。

  台灣ETF市場已進入「大者恆大」時代,前三大投信掌握超過6成的 管理費收入。隨著市場持續成長、投資人對低成本、主題型ETF需求 上升,加上今年有主動ETF將問市,2025年可望迎來新一波競爭高峰 。
7 群益送件 主動式台股ETF戰火燒 摘錄工商A4版 2025-03-13
 主動式台股ETF愈來愈熱,資產規模上兆元、前三大投信之一的群 益投信,12日送件申請募集主動式台股ETF,搶得大型投信的頭香, 市場戰火愈來愈熾,總計目前有野村、統一、群益三家投信共申請募 集四檔主動式台股ETF。

  主管機關開放新型ETF商品,成為今年基金市場的重頭戲,原先市 場預期其中主動式台股ETF會由境內大型ETF公司率先送件,結果卻由 外商投信拔頭籌,三家ETF資產上兆元的元大、國泰與群益,由群益 率先發動,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揭露12日群益投信送件申請募集「台灣 精選強棒主動式ETF」,成為繼野村、統一投信後,第三家申請募集 主動式台股ETF的業者。

  統計至今年1月底各家投信ETF規模,元大投信以近2兆元穩坐龍頭 寶座,國泰投信1.16兆元居次,去年底因台股高息ETF與債券ETF熱賣 而衝上兆元的群益投信緊追在後;富邦投信、中信投信居第四與第五 。以目前大型投信跨足新型ETF情況來看,除中信投信日前送件申請 海外股票型主動式ETF,再來就是群益投信準備進軍主動式台股ETF市 場。

  目前整體新型ETF基金申請募集的進度來看,野村投信已拿下首檔 核准募集的主動式台股,也將在4月中募集、5月初掛牌上市;接下來 統一投信、中信投信與凱基投信申請募集的新型ETF也可望陸續問世 。據悉,其他國內投信業者也將陸續申請募集,在台股市場擅長的元 大、國泰與復華投信是否也推出主動式台股ETF,備受市場關注,外 商投信可能在下半年較密集推出海外股債型主動ETF商品。

  彙整投信投顧網站2月初至今新基金募集申請狀況來看,目前共六 家投信業者、七檔新型ETF商品送件申請或申報募集,包括野村、統 一、聯博、凱基、中信、群益等六家投信,預計募集四檔主動式台股 ETF、一檔主動式債券ETF、一檔股債平衡被動式ETF、一檔海外股票 型主動式ETF。
8 主動式台股ETF 野村再送件 摘錄工商A2版 2025-03-10
  國內主動式台股ETF拔頭籌送件申請募集的野村投信,將在4月初舉 行新基金上市記者會,預計4月中展開募集,並預訂5月5日掛牌上市 ,成為國內首檔掛牌的主動式ETF,不僅如此,野村投信展現對主動 式ETF市場的強烈企圖心,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揭露,3月6日又見 到野村申請第二檔台股主動式ETF,預期對外商投信加速搶占主動式 ETF市場,極具催化作用。

  將成為國內首檔掛牌的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00980A), 強調聚焦台灣、智慧優選與主動升級三大特色。野村投信表示,希望 透過主動出擊發揮投資影響力,在今年台股波動劇烈市場下,以追求 超額報酬機會的主動式ETF,可望展現投資團隊的實力,幫投資人創 造更高收益。

  令市場意外的是,野村投信確定首檔主動式ETF於5月問世後,根據 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揭露,3月6日又有投信送件申請主動式台股ETF, 搶頭香的野村投信再度申請,這也是繼統一投信之後,第三檔送件申 請募集的台股主動式ETF。總計目前共有五家投信、六檔新型ETF商品 送件申請或申報募集,包括野村、統一、聯博、凱基、中信等五家投 信,預計募集三檔主動式台股ETF、一檔主動式債券ETF、一檔股債平 衡被動式ETF和一檔海外股票型主動式ETF。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強硬手段不間斷,無論是關稅大刀、與烏俄 激烈談判,甚至是揚言對台晶片課稅等,一再引發市場震盪,台積電 4日凌晨則重磅宣布再投資美國千億美元,更創下美國史上規模最大 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國泰投信認為,台灣是以高科技為主導的經 濟體,繼續受惠AI的長期趨勢不變,但市場動盪、產業輪動迅速,建 議投資人配置部分資金在主動式台股基金,動態掌握市場趨勢。

  投信業者分析,觀察今年市場加劇,將會觸發兩大投資方向,一是 追求低波動穩健收益,主訴求抵禦下檔風險的股債平衡或多重資產型 基金;二是主動出擊,透過選股功力追求超額的主動式基金,包括一 般股票型與主動式ETF。但透過經理人或團隊主動選股的基金,考驗 各投信公司投研團隊實力,可說是大展身手的機會,同時也是新的考 驗。
9 4投信加入ETF戰局 家數增至21家 摘錄工商A2版 2025-03-10
 目前在台發行ETF的投信有17家,總計已發行284檔ETF,而隨著主 動式ETF與被動式多資產ETF開放,多家業者皆躍躍欲試,本周開始陸 續將有保德信、聯邦、華南永昌、聯博等四家投信將加入ETF戰局之 中,整體在台發行ETF的投信家數新增至21家。

  打頭陣的為保德信市值動能50將於13日掛牌上市,接下來是聯邦台 灣精彩50將於17日展開募集、華南永昌台灣優選50 ETF也進入審核, 特別的是,聯博投信首度切入台灣ETF市場,選擇以主動式ETF出擊, 聯博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ETF已送件審核。

  此外,已有ETF發布經驗的投信,近期也有多家送件搶先轉戰主動 式與被動式多資產ETF市場,包括野村、統一、中信等皆送件申請發 布主動式ETF,凱基投信則為首家送件多資產ETF。

  野村投信為第一家送件主動式ETF的投信,繼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 動式ETF之後,快馬加鞭送件第二檔主動式ETF,而保德信除了本周掛 牌的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以外,又送件申請第二檔ETF,瞄準跨國 股票型ETF市場。

  此外,被動式單一資產型ETF今年來也新增六檔,包括野村美國研 發龍頭、野村日本動能高息、中信NASDAQ、中信美國創新科技、台新 特選IG債10+、第一金優選非投債等,富邦、新光、大華銀、群益等 投信也皆有送件,主動式與被動式ETF大戰同步開打。

  針對近期股市,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經理人張芷菱認為,指數回 測半年線時往往進場機會浮現,加上台灣經濟基本面仍具底氣,不確 定因素與恐慌因素消除後,股市將反映基本面,而美國經濟雖放緩但 仍具韌性,川普後續可望推行減稅措施,有望提升企業獲利,基本面 正向看待。
10 ETF熱賣 3國內投信領風騷 截至2024年底止,元大、國泰及群益投信包辦前三大,規模創歷史新高水位 摘錄工商C2版 2025-03-03
 ETF熱賣後,截至2024年底止,投信規模前三大已由國內投信包辦 ,
分別是元大投信、國泰投信以及群益投信,外資投信排名則節節後 退,
安聯投信排名第四、聯博投信退居到第五名,然前五名投信基金 規模都
逾兆元,規模全都創下歷史新高水位。

  根據碁石智庫研究部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台灣境
內外基金總規模達新台幣14兆元,續創歷史新高,較2023年底的10. 6兆
元,淨增加近3.5兆元,年成長率達33%。其中,ETF市場的成長 尤為顯
著,規模近新台幣6.4兆元,較2023年的3.9兆元,增加2.5兆 元,年增
64%,顯示投資人對ETF的青睞持續升溫。

  碁石智庫負責人陳如鈊指出,受惠於境內ETF需求大增,在境內外
基金總規模方面,元大投信在2024年底穩坐龍頭,基金總規模近新台 幣
2.2兆元,其中高達1.9兆元則來自ETF業務;國泰投信超越安聯投 信,成
為市場第二大業者,總規模達1.3兆元;群益投信則從第五名 躍升至第三
名,基金規模達1.2兆元,較2023年增加5,467億元。

  從淨申購金額來看,ETF仍是2024年市場主流,全年淨申購金額高
達2.3兆元,其中股票型ETF占1.2兆元,債券型ETF則約1.1兆元。相 較之
下,主動型基金雖然流入金額較少,但因2024年股市多頭,仍較 2023年
有顯著的成長,淨申購金額達853億元是2023年淨流入273億元 的三倍
多。前三大投信均靠ETF撐起半壁江山;而安聯投信、聯博投 信的兆元
規模仍是靠主動式基金打天下。

  主動式ETF在2025年即將上路,截至2月26日止已有5家投信送件申
請,外資投信有野村投信、聯博投信等加入,其他外資投信仍在鴨子 划
水。法人表示,隨著投資人對ETF產品的需求持續上升,預料未來 ETF市
場將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投資人將有更多元的選擇。
11 兩檔台股ETF募集 報捷 摘錄經濟B2版 2025-02-27
近日相繼投入募集的兩檔被動式台股ETF富邦投信富邦旗鑑動能(009802)、保德信市值動能50ETF,都是新任董總上任後的首檔ETF,現已雙雙傳出好消息,前者募集突破150億元,為今年來ETF募集最強紀錄,後者募集逾21億元,則為外商投信募集ETF史上最佳紀錄。

此外,主動式ETF申募再添新兵,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官網顯示,中國信託投信26日送件申請募集「中國信託ARK創新主動式ETF」基金,為首家申報海外股票型主動式ETF的投信公司。

金管會開放的主動式ETF、多資產ETF等新型態ETF成為眾多投信角力新戰場,但每家投信策略不同,有些公司選擇現階段先募集被動式ETF,包括首次加入ETF市場的保德信投信,在新任總經理梅以德、投資長李孟霞等高階主管群策群力下,推出PGIM保德信臺灣市值動能50 ETF,受惠最後一天湧進證券商、期貨商自有資金,募集破20億元,創下外商投信募集ETF最佳紀錄。

富邦投信則在去年底迎來新任董事長黃昭棠,上任後的首檔新商品,為24日開始募集的富邦台灣旗艦動能50 ETF。為了這次新商品,黃昭棠親自出門跑券商通路,獲得通路鼎力相助,短短三天募集超過150億元,創下今年來ETF募集金額新高。

接下來,聯邦投信也將募集首檔ETF--聯邦台灣精彩50 ETF,募集時間為3月17日至21日,是否結合集團資源打響第一砲也受到關注。

至於新型態ETF進度,統計至26日,目前共五家投信業者申請兩檔台股主動式ETF,分別是野村投信搶先送件的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統一投信本周遞出的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一檔債券主動式ETF,為聯博投信的聯博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ETF;一檔被動式多資產型ETF,即凱基投信的凱基美國Top股債平衡ETF;一檔海外股票型主動式ETF,即中國信託ARK創新主動式ETF。

以最新送件的中國信託ARK創新主動式ETF來看,名稱同「女股神」伍德(Cathie Duddy Wood)的ARK基金,顯示中國信託投信頗有企圖心。主動式ETF最熱門市場為美國,但受到全球外投資人高度關注的契機是COVID-19疫情期間,女股神ARK基金的一系列主動式ETF投資了策略專注於具顛覆性創新的公司,報酬率當時遠超過同期的其他被動式ETF。
12 統一投信申募主動式ETF 摘錄經濟B2版 2025-02-26
統一投信昨(25)日向投信暨投顧公會送件,將募集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基金,是首家本土投信申請募集台股主動式ETF。

證券主管機關今年強力推動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重資產ETF,野村投信在農曆年後拔得頭籌,送出申請募集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統一投信是第二家申請募集主動式ETF的業者,卻是本土投信第一家。

此外,聯博投信在2月21日已送件申請聯博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則是第一檔主動式債券ETF。

證交所表示,2025年將成為台灣ETF市場嶄新的一年,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平衡型ETF即將於證交所掛牌交易,為投資人帶來更多元的選擇,提升國際資產管理機構進駐台灣市場的吸引力。

櫃買中心表示,目前櫃買中心有100檔ETF掛牌交易,債券ETF資產規模突破新台幣3兆元,持續位居亞洲第一,主動式ETF及多資產ETF的推出將有助我國ETF市場的持續蓬勃發展。
13 主動式台股ETF 本土投信上陣 摘錄工商A4版 2025-02-26
  本土投信送件申請發行主動式台股ETF出現首例。長期耕耘台股主 動式基金的統一投信,25日正式送件,申請募集「統一台股增長主動 式ETF基金」,這也是繼外商野村投信搶頭香後,另一起新的申請案 ,統一投信也成為首家送件申請主動式台股ETF的境內基金公司。

  主管機關在去年底,開放主動式台股ETF與被動式多重資產ETF後, 至今共有四家投信送件申請募集新型ETF商品,包括野村和統一,均 送件募集主動式台股ETF,聯博投信申請募集主動式債券ETF,凱基投 信則申請募集股債平衡ETF。

  據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最新揭露,在聯博投信21日送件申請,募集第 一檔主動式債券ETF後,統一投信25日送件申請募集。統一投信為全 市場台股主動式基金規模第二大,去年成為國內第一家單月定期定額 金額突破10億元的基金公司,關鍵在於旗下的數檔招牌基金,長線績 效穩健,在台股主動式基金的豐富操盤經驗,送件申請募集主動式台 股ETF在市場意料之中。

  據了解,目前ETF市占前五大是元大、國泰、群益、富邦和中信投 信,都不會在新型ETF市場中缺席,至於主動式台股ETF方面,市場目 前關注的焦點,在於台股主動式基金有不錯成績的安聯和復華投信, 何時會送件。

  至於在台沒有發行ETF經驗的外商投信,因軟硬體對接券商系統的 布局,需較長作業時間,後續送件須採取「申請」制,已有發行ETF 經驗而採申報制的野村、凱基與統一投信,最快可在3月底至4月初掛 牌。

  市場人士透露,近期還有基金公司將陸續申請募集新型ETF商品, 主動式ETF方面除了台股型,可能還會有海外股票、海外債券型。基 金業者預估,高峰應會落在第二季,外商投信則可能要到下半年,且 以目前業者送件的熱度來看,只要投資人對主動式ETF的認同與參與 度夠高,將是挹注整體市場的重要活水。
14 三大投信搶發新型ETF 摘錄經濟B1版 2025-02-24


國內ETF市場擂起新戰鼓,金管會開放的三大類新型態ETF已各有業者送件搶頭香,主動式股票型、主動式債券型、多資產分別由野村、聯博、凱基等三家投信向投信投顧公會送出史上第一檔,預料將加速其他投信表態加入戰線。

其中,野村投信是在2月4日送件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為主動式股票型ETF,公會已於8日出具審查意見書;再來是聯博投信19日送件聯博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ETF,為主動式債券型ETF。
15 聯博:擁抱總報酬 突破股息框架 摘錄工商C4版 2025-02-24

  根據2025年2月各大投信公司公告配息型ETF配息,單季最高配息率 3.70%,最低配息率僅0.72%,對存股族來說,自去年下半年,不少 高股息產品出現配息縮水情形,究其原因除了因為台股殖利率隨著大 盤漲多而走低,很重要的一點是資本利得減少,不夠配發股息。聯博 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表示,投資股票的報酬來源包括資本利得 與股利率,當長期總報酬表現佳,才較有機會提供相對穩定的息收; 如果僅就股利水準高低挑選標的,從長期投資角度來看未必是最佳選 擇。

  聯博突破收益視野,以「總報酬」角度出發,推出全新總報酬月配 級別,讓想參與股市成長又希望創造現金流的投資人,擁有另一種選 擇。李長風指出,長期總報酬較高的基金通常投資於成長動能強勁的 產業。雖然短期波動可能大於高股息股,但由於產業趨勢向上,根據 過去的經驗,成長股長期總報酬比高股息更突出。從過去10年的年化 報酬表現來看,美國成長股的股利率雖然只有1.3%,但整體報酬表 現可達16.8%;高股息股票的股利率雖然有4%,但整體報酬表現只 有7.3%,甚至低於低波動股票的7.9%。李長風說,這樣的狀況在美 國尤其明顯,美國企業普遍更喜歡將獲利投資於未來成長,而非將現 金用於股息發放,某些程度解釋了美股長期報酬表現較佳的現象。

  當收益來源是由盈餘成長支撐的長期資本利得而來,對於有固定現 金流需求的投資人來說,就是另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李長風舉例, 將100萬美元自1990年1月起投入S & P 500指數,每年將總資產10% 平均分為每月提領,投資迄今累積收息將近349萬美元,本金亦增值 至104萬美元。說明了選定長線具備一定水準的資產作為長期投資標 的,有機會兼顧息收與資本利得。

  李長風建議想參與股市成長動能、並維持每月現金流的投資人,可 以關注聯博-美國成長基金與聯博-優化波動股票基金。前者專注美國 品質成長股,同時關注多元成長機會,除受惠AI的科技題材外,也以 評價具備吸引力的醫療、與具備韌性的消費題材,掌握市場可能輪動 的機會,適合看好美國創新、成長爆發力的投資人。
16 主動ETF熱起來 3投信搶得頭香 摘錄工商A5版 2025-02-24
  野村投信第一家送件申請發行國內首檔主動式台股ETF後,根據投 信投顧公會網站最新揭露,聯博投信21日送件申請募集第一檔主動式 債券ETF,且因主管機關今年開放多重資產型ETF,凱基投信19日率先 送件申請募集股債平衡型ETF,為首檔多重資產型ETF,三家投信都搶 得頭香。

  今年政策開放ETF新商品成為推動ETF持續成長的動力之一,根據投 信投顧公會官網最新公布的境內基金申報申請案件統計,繼野村投信 先前申報送件募集台股主動型ETF後,第二檔主動式ETF申請送件的也 是外商投信,即21日聯博投信申請送件募集「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 ETF基金」,主動式台股、債券ETF基金的送件申請都由外商投信搶得 頭香。

  今年政策同時開放多重資產型ETF則由凱基投信搶發送件,凱基投 信19日申報申請募集「股債平衡ETF基金」,將可望成為國內首檔股 債兼具的ETF。據悉,接下來還有投信業者將送件申請募集主動式海 外股票型ETF、主動式台股ETF、多重資產型ETF,新ETF商品將是第二 季新基金募集主力,也挹注今年ETF市場的重要活水。

  目前主動式股和債ETF送件申請,頗令市場意外地都由外商投信搶 頭香,可見境外基金業者將近年來在ETF市場快速發展下,被境內基 金大幅追趕後的壓力山大,多希望透過主動式ETF和多重資產型ETF開 放,能搶佔先機,逐漸拉近和境外基金的差距。

  據悉,接下來還有外商投信計畫運用海外主動式股票或債券ETF掛 牌發行經驗,加速插旗台灣資產管理市場;至於國內投信業者也計畫 送件申請台股主動式ETF或海外股票型主動ETF、多重資產型ETF,預 期新ETF商品募集,第二季將熱烈引爆。

  金管會預估,三年內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規模可達2,000 億元。但基金業者強調,以目前各家投信積極準備搶攻新ETF商品的 企圖心來看,中大型國內投信加入後,「市場規模一定會比2,000億 元還高」,但也應關注對既ETF市場的排擠效應,都將是關注焦點。

17 全球+多元 今年債券致勝心法 摘錄工商C3版 2025-02-07
 近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跳升至4.79%,即使近一年債券基 金及債券ETF吸金多,但並非所有債券投資人都得到滿意的投資報酬 率,對今年債券投資,投信認為,全球配置、多元布局最適宜,但今 年債券期待報酬率要向下略修一些。

  聯博投信固定收益資深投資策略師江常維指出,因為公債殖利率預 估值受實質利率與通膨預估值牽動,在財政赤字、通膨降幅預期不大 等因素下,長債殖利率可能難以大幅下滑;在聯準會降息後,中短期 利率隨基準利率下滑幅度較大,殖利率曲線已開始陡峭。短天期公債 有望隨著降息利率再收斂,後續表現可期。

  非投資等級債券對利率的敏感度較低,近年在抗跌性與波動度均相 對出色。統計過去1~3年非投資等級債券、投資等級公司債、美國長 天期公債的波動度以及2024年期間最大跌幅與全年報酬表現,非投資 等級債券的表現都是三者中最佳。雖然非投資等級債券利差已相當收 斂,目前殖利率仍處相對歷史高點,可留意進場時機。

  由於市場波動明顯增加,重押長天期債或單一市場的風險較高,因 此以全球配置、多元布局非投資等級債券、投資等級債券、新興市場 債券、證券化資產等債種的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最佳,如此可兼顧收 益與成長,同時管控風險。

  路博邁固定收益投資長Ashok Bhatia表示,美國通膨不會有顯著下 降,聯準會還有降息空間,債券期限溢價可望下降,仍有利債券資產 表現。總括來說,看好今年固定收益資產表現,但投資人今年對於降 息期待比去年要低一些。預期今年聯準會持續降息,且比市場預期多 ,主要因美國經濟溫和增長,甚至可能放緩,通膨也持續下降,有進 一步降息的空間。預估聯準會中性利率會降到3.5%低於市場預期的 4%。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強調,看好美國經濟與企業獲利成長動能,但利 率水準可能維持高檔,首選受惠經濟成長與利率敏感度低的美國非投 資等級債及短天期債。

18 聯博二檔基金 總報酬聚光 摘錄經濟B2版 2025-02-06


對存股族來說,高息股始終占有一席之地。一年來,高股息ETF推陳出新,投資人更是趨之若鶩。不過,去年下半年卻看到不少高股息產品配息縮水,除了因為台股殖利率隨著大盤漲多而走低,很重要的原因是資本利得減少,不夠配發股息。

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表示,股票的報酬包括資本利得與股利。長期總報酬表現佳,才較有機會提供較穩定的息收。如果僅就股利水準高低挑選標的,從長期投資角度來看未必是最佳選擇。

李長風指出,長期總報酬較高的基金通常投資成長動能強勁的產業,雖然短期波動可能大於高息股,但由於產業趨勢向上,根據過去的經驗,成長股長期總報酬比高股息更突出。

統計顯示,十年來,美國成長股的股利率雖然只有1.3%,但整體年化報酬可達16.8%;高息股的股利率雖然有4%,但整體年化報酬只有7.3%,甚至低於低波動股票的7.9%。

李長風說,這樣的狀況在美國尤其明顯,美國企業普遍更喜歡將獲利投資於未來成長,而非將現金用於股息發放,這也部分解釋了美股長期報酬較佳的現象。

李長風指出,當收益來源是由盈餘成長支撐的長期資本利得,適合有固定現金流需求的投資人。舉例來說,將100萬美元自1990年1月起投入S&P 500指數,並每年將10%作為利息領出,投資迄今累積收息將近349萬美元,本金還增值至104萬美元。這說明了選定具備一定水準的資產作為長期投資標的,有機會兼顧息收與資本利得。

不過,美股已連續兩年(2023年、2024年)締造20%以上的漲幅,讓投資人擔心美股已漲多,今年以來一有風吹草動就見美股承壓。但是,根據聯博研究,美股過去幾年持續受惠企業成本控制得宜、經濟步調穩健等利多,以及受到人工智慧(AI)等新科技加持,獲利能力與經營效率持續轉佳,足以支撐較高的評價水準。

此外,股市雖受川普關稅政策打亂,但在其他政策加持下仍有成長機會,現階段不妨逢低逐步建立美國股票部位,以總報酬視角打造現金流。李長風建議,想參與股市成長動能、並維持每月現金流的投資人,可以關注聯博美國成長基金及聯博優化波動股票基金。

聯博美國成長基金同時專注美國品質成長股及多元成長機會,除受惠AI的科技題材外,也布局評價具吸引力的醫療、具備韌性的消費題材等,掌握市場可能輪動的機會,適合看好美國創新、成長爆發力的投資人。

至於聯博優化波動股票基金,則以品質、防禦、評價三大因子篩選全球股票,在各行各業尋找兼具上檔報酬潛力與下檔防禦能力的個別機會,包括具結構性成長的科技產業、受惠利率較高環境的循環性產業如金融、以及波動較低的防禦型產業如醫療,適合看好股市表現,但擔憂短線波動的投資人。

聯博以「總報酬」角度出發,全新推出這兩檔基金的「總報酬月配級別」,包含前收型的AP級別及後收型EP級別,投資選擇更多元。李長風也提醒,在利率走向不明、貿易爭端惡化、AI競爭者來勢洶洶的不確定性之下,美股近期勢必大幅波動。不過,基金配息不代表基金實際報酬,建議投資人視自身風險屬性與每月現金流需求,規劃長期投資,避免一味追逐高配息。
19 固定收益多元布局 抗震 摘錄經濟B1版 2025-01-24


川普重回白宮,投資人擔心通貨膨脹復燃,影響布局固定收益的信心。法人指出,與其擔心美國長天期債券跌跌不休,不如採取固定收益全球多元布局策略,廣納公債、信用債、新興市場債券、證券化資產等債種,以分散風險。

川普11月贏得選戰以來,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對降息更謹慎,導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甚至一度觸及5%。

不過,川普本周就職以來,由於沒有立刻發布關稅政策,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雖仍上揚,但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卻下跌。

聯博投信固定收益資深投資策略師江常維表示,從近期數據來看,美國經濟相當具韌性,反映整體商業活動仍熱絡。由於美國經濟表現優於預期,投資人縮減對於Fed後續降息幅度預測,造成Fed去年以來降息4碼(即1個百分點),但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卻彈升1%。

江常維指出,2022年以來債市波動擴大,預期今年在不確定影響之下,波動仍會延續。在公債方面,預期美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仍受實質利率牽動。依據殖利率曲線布局存續期間,是配置公債的關鍵。

由於財政赤字、通膨降幅預期不大,長債殖利率可能難以大幅下滑。

相形之下,非投資等級債券對利率的敏感度較低,近年在抗跌性與波動度都較出色,優於投資等級公司債及美國長天期公債。不過,江常維提醒,由於市場波動明顯增加,重押長天期債或單一市場的風險較高,建議投資人以全球配置、多元布局各類債券的基金來參與市場,可望兼顧收益與成長,同時管控風險。

富達對美國公債持中性立場,但第1季將關注選後紅利消退的投資機會。富達調升歐洲核心國家公債評價至加碼,有鑑於歐元區經濟疲弱且通膨滑落。信用債方面,當前美國投資等級債利差不足以補償美國消費趨緩可能導致的經濟下行風險。
20 2025市場攻略 看好美股科技股 摘錄經濟B1版 2025-01-13
為協助投資人掌握新年度趨勢商機,基金交易平台基富通結合十大投信投顧業者舉辦「2025市場攻略」票選活動,看好前三名分別是美國股票、科技產業股票、非投資級債券,同時推出全平台基金定期定額、單筆申購通通終身0手續費優惠,讓投資贏在起跑點。

基富通與安聯投信、保德信投信、施羅德投信、復華投信、富達投信、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摩根投信、聯博投信、瀚亞投信共十大基金公司合作,票選2025年各自看好市場或區域。

根據票選結果,以美國股票、科技產業股票均獲8家基金公司認可,同步榮登好評度最高的資產類型;其次是非投資級債券、台灣股票,分別有7家與6家基金公司看好。彙整各業者看法,「川普2.0」、「AI人工智慧」、「聯準會貨幣政策」為2025年共同關注焦點。

基富通總經理王浩宇表示,為幫助投資人長期理財規劃,2025年基富通全平台無論定期定額、單筆申購通通終身0手續費,還提供「好享加-低檔智動投」、「好享Check基金健檢」工具,讓投資人在波動中從容調整投資策略,達到最佳投資效果。

票選結果與評論詳見基富通官網:www.fundrich.com.tw。
 
第 1 頁/ 共 3 頁 共( 43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